圖錄號: 2498
估價RMB: 10,000-20,000
黃君璧(1898~1991)、郎靜山(1891~1995)、吳子深(1894~1972)、汪亞塵(1894~1983)、臺靜農(1903~1990)、李秋君(1899~1973)等書畫文藝家?致高嶺梅有關張大千及書畫創作的札稿約一百六十頁
信箋約一百六十頁(附復信底稿約六十頁)、文稿八頁、照片二幀、書籍一冊
約1950至1983年作
說明:高嶺梅上款。附郎靜山肖像照4幀、高嶺梅復信底稿約60頁。
此為黃君璧、郎靜山、王濟遠、吳子深、汪亞塵等札稿一批,含信札約160頁、文稿8頁,大量談及張大千,涉及張氏海外行蹤、身體狀況、籌備畫展、救濟家屬等內容,集中作于1950至1967年。涉及于右任、溥儒、黃君璧、張目寒、葉恭綽、高華(實秋)、張保羅、郭有守、莊萬里、陳明勛、簡文舒、詹云白、李祖萊夫婦、何靈琰、李麗華、李秀英、林黛、小丁皓、鐘情、葛蘭、李厚倫等。
具體包括:黃君璧、吳子深、王之一信札各3通3頁,臺靜農、俞振飛、黃般若各2通2頁,劉梁年30通37頁,王濟遠約54頁,趙君豪11通12頁,郎靜山10通10頁,樂恕人6通10頁,汪亞塵5通6頁,李秋君(李祖韓聯名)、李祖萊、趙少昂、鮑少游、王壯為、劉太希各1通1頁,曾克端8通9頁,趙鶴琴7通7頁、文稿5頁。
其中,王濟遠量最大,多達54頁。信中談及張大千與喜美子分手,謂“山田喜美子已別去,實俗緣告滿,無傷大雅,八哥必能達觀,一輕心身也”,并及1961年郭有守為張氏在巴黎籌辦巨荷展、張大千藏畫在美被扣等事件。王濟遠時定居紐約,參與協助張大千聯系律師處理藏品被扣案,即信中所云“卡案”(因與盧芹齋的繼承經理人卡洛有關),謂“八哥近況之艱困,受累于歹徒一言之失,鑄成大錯。一年來經濟之窘事小,精神之損失實大。歹徒中如蔣、方一類,揚言足以助老師,暗中確是害老師,造成冤屈……”“若此案能早解決,則精神上之威脅可減除,大有益于吾人之觀感”。同時,王致力于幫助張大千擴大影響力,包括向美國書店代銷高嶺梅所編《張大千畫》、在菲律賓向華人收藏家莊萬里推介張大千等,并多次建議高氏將眼光轉向紐約,使張大千在美國藝術市場獲得更高地位。
黃君璧信為籌辦展覽、張大千行程、給大陸親人匯款,以及請求代辦香港身份證等事。
郎靜山信圍繞舉家遷港事而作,多次談及張大千行跡,有“大千兄昨來,同寓此,盤桓數日,特此將友人攝影寄上,便希轉交”;此外,又有“月初晤王季遷兄,據云大千兄在紐約尚有耽擱,未悉是否飛回南美,近聞巴西將有美展”等語。
汪亞塵信札5通,談及張大千在紐約醫治眼疾、糖尿病,述及張大千出院后的巴西、巴黎、香港、東京行程,作于1957年10、11月間。1957年夏,張大千在巴西時突患眼疾,旋赴紐約醫治。據信可知,張患眼疾乃因糖尿病血糖升高之故。汪時居紐約,以“大千最重感情,彼此更莫逆,尤在海外,理當關懷”,對張大千關照有加。而“大千素來食量極大,忽然減食,常常餓到肚子發響,精神恍惚”,且其性格“豪爽逾常人,感情用事更甚,當言不說,不當言則滔滔不絕,為傷神之極”,需旁人負責監督,故汪等一眾好友為此頗費心神。張則自言“不怕糖尿,只恐眼睛不能恢復”。因張氏隨后又有巴黎、香港、日本等長途之行,故汪囑高嶺梅得便即請隨行照料等。
臺靜農二信,圍繞代購顏料、《張大千畫譜》、張目寒職務變動而作。所及張目寒丟官事,當指張目寒由臺灣“監察院”秘書長轉任“合會董事”。張1955年受任此職,為于右任重要幕僚。
HUANG JUNBI, LANG JINGSHAN, WU ZISHEN, WANG YACHEN, TAI JINGNONG, LI QIUJUN, ET AL.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GAO LINGMEI ABOUT ZHANG DAQIAN AND HIS CREATION
About one hundred and twelve pages of letter, eight pages of manuscript, two photos and one book
Dated circa 1950-1983
Note: Dedicated to Gao Lingmei.
A4大小(大多數)
RMB: 10,000-20,000
部分作者簡介:
1. 郎靜山(1891~1995),筆名靜山,別號桐云書屋主人,別署頤叟,浙江金華人。近代著名攝影家。1930年成立上海攝影學會。運用繪畫技巧與攝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迭,創立“集錦攝影”藝術,在世界攝壇上獨樹一幟,先后獲得美、英、法國攝影學會會士。
2. 趙鶴琴(1893~1971),字惺吾,號鐵樵,晚號臧暉老人。室名鵝池軒、臧暉盧,陶真樓,浙江鄞縣人。為趙叔孺從侄。書畫皆能,以畫馬最為人所稱,尤以篆刻馳譽藝壇。
3. 王濟遠(1893~1975),原籍安徽,生于江蘇武進,畫家。1920年于上海參加西洋畫社團“天馬會”。1927年創辦“藝苑繪畫研究所”。后加入決瀾社。1941年赴美國,創辦華美畫學院,傳授中國畫和書法。
4. 吳子深(1894~1972),名華源,字子深,號漁邨,別署桃塢居士,江蘇蘇州人,祖籍安徽徽州。曾赴日本考察美術,以巨資創建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自任校董及教授。1966年任臺灣藝術學院國畫系教授。
5. 汪亞塵(1894~1983),字云隱,室名云隱樓,浙江杭州人。為上海新華藝專創辦人之一,積極參與滬上美術社團活動。解放前夕赴美,1980年回國,定居滬上以終。擅畫花鳥蟲魚,尤善金魚,人稱“金魚大王”,書法秀逸。
6. 黃君璧(1898~1991),初名韞之,號君翁,晚號米壽老人,室名白云堂,廣東南海人。1927年任廣州市立美術學校教授兼教務主任,1937年后歷任中央大學、臺灣師范大學教授,臺灣教育部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等職。
7. 李秋君(1899~1973),名祖云,曾用名李秋,別署歐香館主、秋君女史,浙江鎮海人。李祖韓妹,早年拜吳杏芬為師,后隨張大千學畫。擅畫山水,尤以金碧、青綠山水見長。曾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文史館館員。
8. 俞振飛(1902~1993),字箴非,號習忍齋主,自署江南俞五,上海人,生于江蘇蘇州。著名昆曲京劇表演藝術家。1931年任暨南大學講師。后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上海戲曲學校校長、上海昆劇團長。
9. 臺靜農(1903~1990),原名傳嚴,字進努,別號孟威,后改名靜農,字伯簡,晚號靜者,室名歇腳齋、龍坡丈室,安徽霍丘人。歷任輔仁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等教授。抗戰后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主任。
10. 趙少昂(1905~1998),名垣,字叔儀,廣東番禺人。早年師從高奇峰。精書法、善題詩,好以狂草作長題,詩書畫相得益彰。與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同為“嶺南四大家”。
11. 王壯為(1909~1998),本名沅禮,以字行,號漸齋、漸翁、忘漸老人,河北易縣人。歷任軍、政、銀行、教育等部門職務。善書法、篆刻。曾為臺北師范大學、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為臺灣當代重要書家之一。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