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731
估價RMB: 10,000-20,000
劉仲秋(1905~1972)簽贈程硯秋?拜師李洪春紀念大合影
照片(銀鹽紙基)?一幀(帶卡紙)
1931年12月31日作
識文:民國二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劉仲秋拜李老師洪春攝影紀念。
款識:御霜先生惠存,劉仲秋敬贈。
說明:程硯秋上款。
此為劉仲秋簽贈大幅拜師李洪春紀念照,攝于1931年12月31日求學京劇傳習所期間,是存世僅一年的京劇傳習所相關的難得合照,為民國戲曲傳承發展史的重要圖片史料。
照片由北平廊坊頭條容豐照相館攝制,尺幅較大,品相完好,裱于相館卡紙。
程硯秋為李洪春之盟弟,又為傳習所老師,遂出席拜師儀式。
相中人多為京劇學會及京劇傳習所中各行導師學生及戲曲界名伶,包括程硯秋(前排左六居中)、尚和玉(前排左四)、程繼先(前排左五)、蕭長華(前排右六)、趙桐珊(前排右五)、李洪春(前排左三)、劉仲秋(二排左二,李洪春后者)等。
拍攝此照的次日(1932年元旦),程氏便將藝名“艷秋”改為“硯秋”,易“玉霜”為“御霜”,因此本合影或為其采用舊藝名和表字的最后合影。此前不久,他在《北平新報》上連載文章《檢閱我自己》,又于12月25日在擔任院長的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發表《我之戲劇觀》演講,該時期確為程硯秋藝術生涯的重要轉折點。
1931年,梅蘭芳、余叔巖在北京發起京劇學會,下設京劇傳習所,李洪春為老生科導師,劉仲秋為優秀畢業生,但該教學機構開設僅一年便因梅氏舉家赴上海而停辦。京劇傳習所是介乎科班和票房之間的一種新式教學組織,學員均需有一定戲曲底子,能演一兩出,又已過倒嗓年齡。理論由余叔巖講授,具體技巧則分行教授。老生行由余叔巖、徐蘭沅擔任,青衣行歸梅蘭芳、孫怡云,武生行歸尚和玉,小生行歸程繼先,丑行歸蕭長華,凈行歸勝慶玉,場面歸汪子良。
LIU ZHONGQIU AUTOGRAPH SIGNED GROUP PHOTOGRAPH OF ACKNOWLEDGING LI HONGCHUN AS MASTER
Gelatin silver print (one piece)
Dated December 31, 1931
Note: Dedicated to Cheng Yanqiu.
27×20.5cm(照片)?38.5×32cm(卡紙)
RMB: 10,000-20,000
作者簡介:劉仲秋(1905~1972),原名劉保祥,江蘇徐州人,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先師從戲曲評論家蘇少卿學藝,1931年在南京考入了梅蘭芳、余叔巖創辦的京劇傳習所,拜李洪春為師,專攻老生,擅長唱功。曾主演《范仲禹》。1937年赴西安組建夏聲劇社宣傳抗日,又主持創辦“夏聲劇校”。建國后歷任第三野戰軍文藝工作第三團副團長、華東戲曲實驗學校副校長、沈陽東北戲曲學校副校長、北京中國戲曲學校副校長等。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