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當講究品味,追求格調的文人親自加入藝術創作,文房用具之外,那些竹木凍石已然超脫了界定雅俗,成為文人釋放閑情的名物,書齋也變得雅趣完潔。一室書齋,長物不俗,文人雅好,善置珍寶。
現甄選2017西泠秋拍文房清玩精品若干,與您賞珍玩,得佳趣。
【壽山石】
▲ 2017西泠秋拍
清早期·西班牙皇室成員舊藏周尚均作壽山石雕描金抱膝羅漢坐像
底款:戊辰夏,古閩周彬尚均氏制。
通高:11.5cm
此件壽山石羅漢作品,立體圓雕而成,其材質溫潤凝密,包漿自然,光頂壽額,眉眼細長,雙目微睜,大耳肥碩,神態頗為肅穆,然不失安逸。此像石料上乘,紅、黃融為一體,以明末清初取巧色的雕刻法度,因材施刀。面部取紅花芙蓉作羅漢頭部,紅光滿面,梵相盡顯。在技法上,雕刻行刀流暢,衣紋飄逸富有動感,輔以細琢云龍紋與團花番蓮紋飾,施以金彩,密而不亂,且間或鑲嵌時為顯貴的紅綠藍料器與寶石,可謂形神具足,精美細致。尤其是羅漢頭部發根及頷下胡須的處理,采用點刻法,層層密施,令人驚嘆不已。甚至連隱約出現在衣褶之下的草鞋,也被惟妙惟肖地雕琢出來,此尊雕像的細部處處值得玩味。
周彬款伏獅羅漢像與底部
此雕像署款皆為雙刀隸書,雖細若蚊腳卻異常遒勁有力,是十分典型的尚均款記。該款識與帕維敦斯·羅德島(R. Foster Reynolds)家族所藏周彬款伏獅羅漢雕刻工藝極為相近。
周尚均作壽山石雕描金抱膝羅漢坐像 底部
由底部落款可知,這尊羅漢像作于“戊辰年夏”,即康熙二十七年,公歷1688年,正是清朝國力轉盛之時。而根據鋼印可知,雕像的銅鎏金底座為成立于1877年的法國著名珠寶公司麥森(La Maison Aucoc)所鑲嵌。出自周彬之手的雕塑已被納入眾多國家級機構收藏,每次現身拍場,都會備受爭搶。此尊雕像,無論時代氣息、藝術風格,還是造型裝飾、刀法線條,均符合清早期壽山石人物圓雕法度,為周尚均這般宮廷御工雕刻精品之作。
周尚均,擅長印鈕雕刻,曾在福建創立雕藝學堂,弟子包括潘玉茂、林謙培等。其鈕作品極具裝飾味,兼具華茂,被稱為“尚均鈕”,是名重一時的宮廷印章印鈕雕刻大師,與同時期楊玉璇雙峰并峻。尚均堪稱壽山石雕刻的一代宗師,其作品對印紐藝術的發展影響深遠,多件作品為清宮舊藏。鄭杰《閩中錄》記:“余素有石癖,積三十年,大小得五百余枚,皆吾閩先輩所遺留,鈕多出之楊玉璇、周尚均二家所制”。
【紫砂】
▲ 2017西泠秋拍
清乾隆·李成發舊藏楊季元制彩繪堆泥山水人物紫砂筆筒
款識:楊季元
高:14cm 口徑:16cm
筆筒器身以白砂泥為體,以朱泥、紫泥、綠泥等色調,堆繪出山巒樹木,茅屋房舍,觀之賞心悅目。構圖采用通景平遠法,遠山近樹,層巒疊嶂,蒼翠重重,近景用淺浮雕兼以苔點,描繪出樹木枝干,茅舍人物,山溪潺潺,以及青山嶙峋之質,意境高妙,一派寧靜清寂意趣。
筆筒作玉璧底,落“楊季元”三字篆書陽文款。楊季元為清雍正至乾隆年間紫砂名匠,擅泥繪技藝,常制筆筒文具等。據《江蘇陶瓷工業志》載:楊季元、邵基祖、王南林等制壺高手,層為朝廷制作一批精美壺器,于乾隆七年(1742)被召入河北承德山莊行宮。本筆筒用料考究,畫面層次清晰,意趣雋永,畫工精湛,可謂彩泥堆繪作品中之傳世佳作。
彩泥堆繪是用各色泥漿繪于坯體,并有一定厚度,類似印章薄意雕刻效果的一種裝飾手法,乾隆以后極為盛行。在泥繪裝飾的基礎上,結合粉彩工藝和漆器堆雕工藝發展而來,在已成型完工的,保持一定濕度的坯體上用本色泥堆畫,局部、細部用專制工具精雕細琢,使之質感強,有淺浮雕、薄意雕的效果,燒成后的泥繪作品色澤穩定,歷久彌新。常見的泥繪材料有白泥和本山綠泥繪,黑地泥繪則色澤對比鮮明。彩泥堆繪工藝難度高,若坯體干濕度不一致,粘附力差,則泥繪圖案易脫落,故傳世精品極少,乃紫砂裝飾工藝中的上乘技法,為進呈宮廷御用之器。
李成發先生
此筆筒為李成發先生舊藏。1973年,李成發任中華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前身)顧問。其收藏藏品多達數千件,種類豐富,級別頗高,其中部分藏品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及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均有展出。
▲ 2017西泠秋拍
清乾隆·乾隆年制西番蓮紋松花硯
銘文:以靜為用,是以永年。乾隆年制。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高:1.7cm 長:15.1cm 寬:10cm
此件硯臺取用優質松花石料制作而成,色澤艾綠,質地堅密,細潤可人。松花硯結構堅實,然此硯雕琢精良,品格不凡,精巧雅致至極。硯蓋為黃綠兩層色石琢制而成,蓋身為綠色,微泛黃,上層取石皮巧雕西番蓮紋。
松花石硯為清宮格外珍視,其紋飾圖樣需先經皇帝認可方能制作。此硯式設計風格奇特,為乾隆朝宮廷制硯,仿西洋風格之特例。硯池一周及硯蓋均繪飾西番蓮紋,布局清雅,層次分明,雖見枝蔓纏繞而毫無淩亂繁縟之感,枝蔓舒展自如,筆意輕盈動人。
清圣祖于康熙二十八至四十一年(1689~1702年)間獨具慧眼,將產于東北“龍興之地”的松花石提升為硯材,命工匠雕琢后,取墨試磨,發現其發墨效果遠勝綠端。清宮使用松花石制硯,集中于康、雍、乾三朝,此后硯材質差,且清宮亦無力經營,因此上品松花硯存世量極少。松花石硯被清代帝王視作“品埒端歙”,在清宮諸類藝術品中地位殊高,僅為皇室御用或賞賜功臣。
清乾隆·乾隆年制西番蓮紋松花硯 拓片
在乾隆宮廷造辦領域,有一股清新但不強大的“西洋風”,十八世紀中法兩國的文化藝術交流,讓乾隆皇帝認識了來自歐洲文化中心法國的另一個古典藝術的高峰——洛可可風格。從而在皇家建筑,宮廷藝術品中,開始呈現出乾隆朝所特有的中西合璧的裝飾藝術,乾隆洛可可風格。在眾多以中國傳統元素為主導的宮廷硯中,也具有了這種特例,此拍品即為當時這種藝術交融的典型代表之作。
▲ 2017西泠秋拍
明·山西太原同知吳從政藏仲尼式古琴
銘文:對月彈流水,秋天孤雁哀。忠郎歸去后,遺落澤揚州。吳氏從政(白)
來源:福州三坊七巷藏家舊藏。
琴長:119.5cm 額寬:17.8cm 肩寬:19.8cm 尾寬:13.2cm
古人借以琴聲表達傾慕之情,示待客之禮遇,以琴相伴可忘卻憂愁,欣然而處之。明代士大夫即便不善于彈琴,也要在墻壁上掛一張琴,可謂《長物志》所言:“琴為古樂,雖不能操,亦須壁懸一床”。
“仲尼式”為古琴經典式樣之一,此琴線條簡約流暢、含蓄而典雅,故而最能體現儒家思想中庸內斂的風格。古琴面板為桐木材質,底板為梓木,琴體輕盈、音色松透,冠角配以紫檀,琴軫池亦為紫檀,托尾為黃花梨材質,選材上乘考究。琴肩在二徽處,腰起八徽,收于十一徽。通體髹黑色大漆,漆色溫潤雅致。斷紋隱現,琴徽處原嵌十三螺鈿。琴頭鳳舌規整娟秀,琴背面開長方形龍池鳳沼,龍池居腹部正中,鳳沼在腰尾之際,雙足定置于腰部中間。
龍池上下方分別刻四字篆書款“吳氏從政”,及五言絕句一首,意境深處,余韻悠悠。此琴年代久遠,琴面均勻布牛毛斷紋,為典型明代古琴特征,且整體保留原有狀態,未重新整修,殊為難得,琴家實可藏之。
吳從政【明】,洪武年官任山西太原同知。同知為明清時期官名,屬于知府的副職,正五品,負責分掌地方鹽、糧、捕盜、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軍籍、撫綏民夷等事務,同知辦事衙署稱“廳”。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中心老城區,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自古這里一直是“閩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寶琛、林覺民、林旭、冰心、林紓等大量對當時社會乃至中國近現代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皆出自于此。古琴藏家亦居于此,此拍品為委托人直接得自于該古琴藏家。
▲ 2017西泠秋拍
清乾隆·造辦處作虬角雕松下高士圖山子擺件
帶座高:10.3cm 高:9.8cm
此山子山石部分由整塊海象牙隨形制成,崇山巖壁處有參天古松,綠染過的虬角雕刻成葉片,層層點綴山林,生機盎然。松枝則用其他虬角料透雕而成,通過支釘拼接于山體上,立體空間感進一步延伸。古木峭石掩映處鑿一古洞,高士趺坐于洞窟之中,神態自然,似是感受天地道法。是次用料碩大的虬角山子難得一見,雕工精琢細膩,海象牙茜色為乾隆時期清宮造辦處獨有,是清代宮廷不計工本、費時琢磨的典范。另原配紫檀底座。
海上的仙山是唐玄宗憧憬的夢幻仙境,而生活中有山有樹有亭臺樓閣的地方,古人將此視為現實仙境。于是在書案擱架之上出現了縮小版的仙山——山子。山子作為以山石為主體的立體景觀,流行于明、清兩朝。
虬角即海象牙,也稱“秋橛”、“鰍角”,材料較象牙更加堅硬細密,偏向琺瑯質地。因海象牙構造所致,大都是小件物品;又因質地堅密,使得雕刻難度加大。虬角在清代早中期逐漸代替犀角,雍正、乾隆兩朝的造辦處檔案均有數出記載。《養心殿造辦處史料》載常有涉及,如乾隆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太監胡世杰交虬角雕山水方開其里一件。
【竹】
▲ 2017西泠秋拍
清早期·竹雕松下論道圖筆筒
高:15.3cm 口徑:10.6cm
執壺、蟠桃、酒杯等細節刻繪皆為清代式樣,與清宮舊藏吳之璠“松下對弈圖”筆筒中對于清供的表現有異曲同工之妙?!氨〉仃栁摹毖袆撚谇蹇滴蹩讨衩覅侵[之手,是明代嘉定派的補充,而此件竹雕松下論道筆筒無論是在技法造詣上,還是從藝術審美上,都與吳之璠淺浮雕作品不分伯仲。
【木】
▲ 2017西泠秋拍
清中期·黃楊木雕蟋蟀佛手蓋盒
款識:□
高:7.3cm長:16.5cm
黃楊木生長極為緩慢,傳說每年只長一寸,無大料,其木質堅硬不易開裂,多鑲嵌于明清家具中如卡子花等作為裝飾,或作為文玩陳設,或制成印章。此件以黃楊木整挖而作,取意自然生趣,制成佛手狀,作子母口。雕工細膩圓潤,點綴兩只蟋蟀及枝葉藤蔓,畫龍點睛,靈動自現。此器紋質細密,色澤瑩潤,將其陳置幾案,仔細端詳,盈盈咫尺,福祿連綿,趣意別致,彌見古雅可愛,令人難以釋手。
《詩經》中有“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土翟翟”,以蟋蟀為引,講的是人們好樂之時,又需有所節制、保持謹慎,不可讓光陰白白流去;清宮內的蟋蟀搖變為吉祥物,其鳴叫聲實為來自大自然的配樂,清宮內務府曾孵育蟋蟀等草蟲以助宮廷宴席,或置于各宮殿內日夜齊鳴,好似“萬國來朝”的慶賀之聲。
佛手抑或佛手柑,生于南方,分裂如掌,形似佛手而得名。果實冬季成熟,滿身的鮮黃色,在寒冬消寂的日子,暖的耀眼奪目。佛手在清代常用來表示長壽,取意吉祥??怠⒂?、乾三朝非常盛行玲瓏巧制、紋飾精美的各種仿生瓜式盒,此類盒按造型的大小配制盛裝欣賞的物件,使此類樸中見精、耐人尋味,乃奇巧仿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