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在线看,精品国产3p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页,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精品91av

2017西泠秋拍 | 古玩雜件部分精賞(二)
時間:2017/12/06 作者: 來源:


 2017西泠秋拍

清·夏蓮居舊藏伊秉綬銘荷葉形端硯

銘文:丁卯歲谷雨節秉綬得于揚州。墨卿。

高:7cm 長:22.1cm 寬:19.1cm

著錄:《夏蓮居著述集》,第381頁。

來源:夏蓮居居士舊藏。



銘者簡介:伊秉綬(1754-1815),字祖似,號墨卿、墨庵、南泉、秋水、西湖長,福建寧化人,清代書法家。乾隆五十四年(1789)進士,官惠州、揚州知府。伊秉綬喜繪畫、治印,工書,尤精篆隸,精秀古媚。其書超絕古格,使清秀書法,放一異彩。隸書尤放縱飄逸,自成高古博大氣象,與鄧石如并稱大家。

藏者簡介:夏蓮居居士(1884-1965),本名夏繼泉,字溥齋,號渠園。中年以后專修凈業,改名蓮居,又號一翁。山東鄆城人,清朝云南提督夏辛酉之長子。20世紀杰出的佛教學者和凈宗行人,是繼劉遺民、楊無為、王龍舒、袁宏道、周安士、彭際清之后的又一凈宗在家大德。



此硯取天然端州籽石,隨形琢制,略加修治作風中荷葉狀,起伏處多留石璞,意以天然之石紋肌理入硯,體現平淡天真的文人審美。留璞這一手法多見于清后期文人硯(例上博藏吳昌碩竹節硯)。 硯式源起宋元之三足荷形硯,又不拘泥于原型,特別是墨池處琢出荷莖,增加了視覺維度,突破了局部相對單一的視覺效果,實是神來之筆。所謂大匠治器,天人合一,不琢之琢,以簡勝繁,此硯當是。



硯額處銘曰:“丁卯歲谷雨節秉綬得于揚州。墨卿。”標準伊汀洲以隸筆作行書的寫法,儀態敦厚,骨氣洞達,與古樸自然的硯制相得益彰。伊秉綬于嘉慶十年至嘉慶十二年任揚州知府,在任期間,以“廉吏善政”著稱,百姓無不稱頌。由銘文推斷,伊公于“丁卯歲”,即嘉慶十二年在揚州任上得此硯,珍愛有嘉。


                                                                                         伊秉綬


伊秉綬一生識硯、愛硯,且善作硯銘。嘉慶六年(1801),肇慶知府楊有源重開老坑,時伊正在惠州知府任上,欣逢盛事,遂至端州,入老坑洞中撿得數石,并以其中一片贈紀曉嵐并銘,其年譜中也多有相關的記載,諸如戊午四月,紀昀撰硯銘二,命秉綬以隸代書。一曰:“端溪之支,同宗異族。命曰綠瓊,用媲紫玉。”一曰“石則新,式則古,與其雕鎪,吾寧取汝”云云。此硯材、型、質大至符合伊公所說的石新式古的擇硯標準,當為其案頭遺愛無疑。



                                                                                           夏蓮居


此硯后幾經輾轉為夏蓮居所得蓮公凈宗大家,荷葉之形清逸高雅,直與蓮公之號相互呼應。公于佛學之外,金石書畫、文物考古亦其擅長,且收藏宏富,鑒定頗精,尤重琴硯二項。如成公亮《齊魯藏琴錄》言其藏琴頗豐,以“猿嘯青蘿”琴為最佳。硯則有《說硯》篇傳世,1962年郭沫若還以此書詩唱和。另有詩集《凈語》傳世,其中有題天青蕉白荷盤硯句,云


“硯甲子春得于稷門,藏之八年,

今供余課余染翰之用。

小詩銘志,用苕生自題七字為起句。

荷盤研露寫新詩,甘作詩人亦是癡,

洗凈世間文字習,寫經畫佛傍蓮池。”


由是觀之,詩文所描述的形制、氣質與此硯相契相和,一脈相通。蓮公晚年將一生所藏文物三百余件大都捐獻給故宮博物院、山東博物館,據其家人云硯僅留了三五方以為著述和抄經所用,此即為其中之一。 



 2017西泠秋拍

雍正七年·周芷巖制竹雕仿黃公望筆意山水詩文筆筒

銘文:大癡早歲游于子昂之門。其畫未能造微入妙,遂隱居烏目山日作湖橋。看山飲酒遇得意處,則畫數筆,亦不輕易示人。當日好事者,爭購之,已不易得。后歸富春,年已九十余。容貌若兒童舉趾輕便,日可行百余里。一日游太華山登絕嶺。吹仙人所遺鐵笛,白云擁是而去,不知所終,洵為藝林仙品。已酉秋日芷叟。

高:13.7cm 口徑:10.6cm


作者簡介:周芷巖(1685~1773),原名周灝,字晉瞻,號雪樵,又號芷巖,是與吳之璠齊名的嘉定竹人。



此筆筒為橢圓直尊式,竹節橫膜為底,隱起三矮足,口沿外高內低微有弧度。竹材堅實縝密,色呈熟栗黃;陰刻通景山水圖,刀路明快一剔而就。根據落款可知,筆筒制作于雍正七年,即公歷1729年,屬周灝盛年作品。

周芷巖在朱氏畫法刻竹的基礎上,更出新意,一變前法,通常以淺浮雕及平刻為主,不借畫稿,以刀代筆直接在竹筒或竹片上刻山水、樹石、叢竹,創造出凹凸皴法。這種技法即后世所稱的“平地花紋刻法”,后來仿刻者極少。





周芷巖采用的陰刻法,功力很深,所刻紋飾、輪廓、皴擦大多是以刀剜出,無不體現“神明于規矩之中,變化于規矩之外”。畫筆不能到之處,都能以寸刀寫之,因此他刻的山水樹石、茂林叢竹,刀法變化多端,極富筆情墨趣。這種以南宗畫法直接刻竹的途徑,在當時竹刻界首屈一指。《竹人錄》中以漢唐詩派比喻清代竹刻,又把周芷巖比作盛唐的杜甫,認為他是清代竹刻開創新法的第一人。





芷巖畫風宗襲元代畫家黃公望,一水兩岸中以長松喬木相接,放筆作渴筆長皴;雖萬巖千壑,有雄偉之勢,無迫塞之感;尤擅牛毛解索皴,點苔用渴筆,別具一格。鐵刀鐫刻的皴法表現出立體感,是山水畫法無法達到的境界,芷巖不襲舊法另辟蹊徑,在竹刻藝術的發展史中樹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奠定了其一代宗師的地位。





 2017西泠秋拍

明·夏蓮居舊藏虎嘯仲尼式古琴

琴名:虎嘯。

銘文:神。

琴長:123.5cm 額寬:19.2cm 肩寬:20.2cm 尾寬:14cm

來源:夏蓮居居士舊藏,由其家屬友情提供。



琴為仲尼式,嵌螺鈿徽,琴面髹漆,發牛毛紋,斷紋細密勻稱。琴面弧度渾圓,琴額舒闊勁挺。琴身秀美勻稱,琴體素雅。






蘇軾于《東坡雜書·琴事》中記載古琴之音:“聲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韻”。琴聲出于池沼間,其聲雄渾悠遠,修文人心志。門無車馬終年靜,座對琴書百慮清。古琴貫眾樂之長,統大雅之尊,冠領八音之首。迄唐宋代,皇帝與布衣,皆以琴樂之清虛淡靜、中和雅正的德音,推為六藝之首。君子無故,不撤琴瑟,此琴古韻悠長,為雅趣的文房陳設所不可缺。原配白玉琴軫。





 2017西泠秋拍

清早期·沉香雕菊石紋杯

高:10.2cm 口徑:8.2cm 重:110g



沉香,又稱“奇南香”,據稱其脂膏凝結為塊,入水能沉,故名“沉香”。除用作香料外,也用來制作文房器具、家具飾件及小型工藝品等。

此器呈口大底小圓錐狀,內壁掏空。外壁依循沉香天然的外形,稍事雕刀,刻菊花洞石紋,虬枝曲干,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沉香在中國古代一直都被視為珍貴的木材之一,此件沉香杯香味濃郁,聞之沁人心脾。置于書案珍藏供賞,妙不可言。





 2017西泠秋拍

北魏·銅鎏金觀世音像

銘文:辛巳年六月十九日,弟子比丘道靖造觀世音像一軀,有為含識受苦眾生,師僧父母七世先亡,見佛聞法常與佛會具成正果,所愿從心。

高:26cm



北魏時期的佛教造像既承襲了五胡十六國時期尚存的犍陀羅式雕塑風格,也逐漸開展出獨具漢地風格的法相與衣著。在北魏和平元年(西元460年)僧人曇曜開鑿的,被后世稱為曇曜五窟的云岡石窟中既有較早期、受犍陀羅風格影響較大的西域式造像,也有漢風的褒衣博帶式造像。

本件帶有確實紀年的北魏銅鎏金觀世音像,除了造型精美,時代風格強烈以外,其鑄造工藝的研究價值也甚為豐富,對于探究當時北魏河北鑄銅造像中心,暨相關的制作技法,深具重大指標工藝意義。該件立像體量碩大,金水尚保存較好,面相清晰,實屬少見。



其美學藝術形象,依舊沿襲華北地區五胡十六國的犍陀羅藝術基本樣式:束發高髻、五官端正、線描輪廓、眉長眼細、臉型削瘦;雙手一結無畏印,一結予愿印。通肩大衣、U型衣紋、襞褶垂落。背光刻火焰紋,后方鐫刻銘文。



北魏時期,佛教興旺,供養人多鑄造金銅佛像。刻有署名或紀年銘文之佛像對研究北魏銅佛的歷史、工藝意義深遠。它在探索鎏金坐佛造型由五胡十六國到北魏時期、基本樣式縱向發展的連續性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2017西泠秋拍

清·大清乾隆仿古款青白玉雕鼓釘紋雙耳扁瓶

帶座高:28cm高:24cm

來源:蘇富比70年代拍品。


此件扁瓶為整塊和田玉料雕琢而成,體量頗大,玉質凝脂含光,光潤有澤。瓶呈扁圓形,直口,束頸,豐肩,腹部盈圓如滿月,下承高足,頸兩側鏤雕拐子紋耳,仿青銅器而作,口沿下部浮雕如意瓔珞紋,肩部飾一周鼓釘紋。整器形制規整,線條婉轉流暢,結合掏膛、透雕、淺浮雕等多種工藝手法,頗具清遠之意韻,底部線刻“大清乾隆仿古”六字三行隸書款,乾隆風尚可見一斑。原配紫檀底座。



乾隆二十四年對回疆準葛爾部動亂的平定,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阻礙玉器發展的原料問題。據道光元年堂抄載:“新疆平定后,和田、葉爾羌一處,每年進到玉子四千余斛”。由此看出,這一時期的和田玉開采主要直供宮廷使用,源源不斷的玉料使陳設用玉的制作變得更加普遍。乾隆皇帝提倡仿古之風,此青白玉瓶擬古之上又有所創新,寓意吉祥,可堪玩賞。




 2017西泠秋拍

南宋·湖田窯鏤空纏枝花紋香薰

高:7.2cm



                                                                                 底部刻款




熏爐為香用具,最早在銅質器上有“熏爐”二字銘文。三國、兩晉時,貴族“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成為一時習俗,瓷爐——青瓷熏應運而生,后廣為流傳。五代、宋開始流行三足爐,器蓋遍布鏤孔,從最初的幾何形變為纏枝花卉狀,曼妙多姿。



唐宋以來,中國藝術文化發酵成熟。在文人階層的引領之下,琴棋書畫漸為時尚,衣食住行均有講究。在這種文化背景下,焚香作為生活方式的同時,亦發展為一門藝術。北宋王禹偁在《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有言,“公退之暇,手持《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事慮”。瓷質香薰較為少見,多為宋代貴族使用。

此香薰蓋呈半圓形、鏤孔裝飾纏枝花紋,形成出香口;身為子母口、腹部刻仰蓮瓣紋,下承云臺形足。器外壁滿施青白釉,釉面瑩潤,胎質潔白細膩,制作精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人成午夜免视频网站| 尹人成人| 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天天噜天天噜噜在线视频|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色.www| 日韩成人高清| 日本欧美高清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kkkk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色视频| 伊人国产在线| 老师床上啪| 午夜视频色| 四虎1515hm免费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看| 色噜噜噜视频| 婷婷99精品国产97久久综合| 日韩视频网| 污视频网站在线看| 亚洲福利在线看| 亚洲人成高清毛片| 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在线| 青青青操|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国产一区| 欧美资源在线|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天天做天天做天天综合网| 香港三级日本三妇三级一| 亚洲女教师| 又黄又爽一线毛片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男人的天堂黄色片| 欧美人妖视频网站| www.影音先锋| 成人看片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 免费看黄色片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