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中國連環畫壇,無人不知王弘力,而談到王弘力60余年等身畫作,則無人不曉《十五貫》。遙想當年,幾多老少讀者把這本小小薄薄的冊子翻來展去,愛不釋手——說清官,胸中立顯大師筆下長髯劍眉的況鐘;說小人,眼前便是賊頭賊腦、偷偷摸摸的婁阿鼠;批判官僚主義,怎能不想到剛愎自用的過于執;而對底層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則全在尤葫蘆父女的舉手投足間了……以連環畫方寸之紙包眾生相、表千古案,非王弘力莫屬!今觀《十五貫》畫稿,更知大師筆力超群,他將數十載勤奮鉆研的藝術思索融匯筆端,“在塑造刻畫人物上逾越了其他任何姐妹藝術”,“為其他美術人物畫種所瞠目”,“成為創下歷史記錄的藝術高度”,“成為可望而不可及的藝術巔峰”(戴敦邦語)。
王弘力作品《十五貫》是根據同名昆曲改編繪畫的,他運用國畫傳統技法表現古典文學題材,以毛筆白描,線條清晰流暢,黑白分明,寓動于靜,既具有連環畫爽朗直觀的可讀性,又富于戲曲藝術流暢優美的故事性,充分體現了其重視典型人物塑造、構圖嚴謹準確、人物生動傳神的繪畫特點。《十五貫》原稿創作于1956年,1957年由《遼寧畫報》初次出版,1978年和1980年分別由人美、遼美再版,足見廣大讀者喜聞樂見。1981年,在第二屆全國連環畫評獎活動中,有兩部《十五貫》同時獲獎。其中,上海名家賀友直的作品獲二等獎,由王弘力創作的《十五貫》則從幾百部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與此同時,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中國向世界展露著她博大精深的文明。應外文出版社之邀,作者于80年代根據其原稿及已出版的連環畫作品《十五貫》,本著對這部作品的厚愛、長期以來對創作的感悟、沉淀和對藝術永無止境的追求,重新精心繪制了54幅圖,可謂精益求精,更上層樓——這正是我們今天有幸欣賞到的《十五貫》畫稿。
王弘力(b.1927) 十五貫 連環畫原稿(全)
紙本 水墨線描
1980年作
出版:
1.《十五貫》,遼寧美術出版社,1981年。
2.《十五貫》,外文出版社,1982年。
3.《十五貫》,連環畫出版社,2011年。
談到《十五貫》的創作,王弘力先生頗有心得。他強調,要“從現實生活中汲取所需要的典型形象。”他的語言就像他的繪畫一樣生動傳神,“過去的生活積累,好像一座無形的倉庫,打開它的大門,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成群出現在眼前,能回憶起許多‘故事’、‘情節’。” 一般認為,《十五貫》這個故事來源于明代馮夢龍纂輯的《醒世恒言》和清代戲曲家朱素臣的傳奇,經進一步改編于1956年由浙江昆蘇劇團首演。為了能夠以連環畫的有限篇幅來展現這個歷史文化內含豐厚的故事,王弘力先生一方面博覽群書,從塑造形象的角度重新閱讀明初成書的《麻衣相法》,反復體味“怎樣掌握人的外貌與其個性的有機聯系,以及如何把現實人物分析成若干臉譜類型等等問題”,進一步深化了對“人心不同,有如其面”的理解。另一方面,王弘力先生在創作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現實生活為依據,善于把從生活中積累起來的形象與感情的記憶訴諸筆端,使得整個畫面包含信息量豐富,具有一定張力和延伸性,意趣盎然,耐人尋味。
正是通過創作過程中不斷的學習、反思、領悟,王弘力先生以深厚的功力和敏銳的藝術概括力僅用54幅圖便豐滿地塑造了《十五貫》中的眾多人物。清官況鐘面部線條剛毅,眼神堅定悲憫,動作決絕果斷。對配角的描繪則極佳地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突出了主題思想:以繁復的面部皺紋、消瘦的身形、自以為是的神情定義過于執,其主觀主義、濫用職權的特點如在眼前;而婁阿鼠的表情動作則“從不同的丑角臉譜和動作里吸收了所需要的成分”,揭露了這個反面人物的丑惡嘴臉。大師認為:“性格的顯露多在姿態動作,重點在于手勢上;感情的變化多在面目,重點在眼神。”他在創作中牢牢抓住這兩個重點,適當加以夸張,便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王弘力先生創作的古典文學體裁連環畫《十五貫》針砭時弊,在尊重已有的傳統典型形象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典型人物進行重塑,衣冠服飾考究嚴謹,繪畫技法描皴得當,以中景為主的場面描繪十分真實,是其對連環畫藝術長期探索和不懈追求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