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5093
估價RMB: 250,000-400,000
劉半農(1891~1934)?為臺靜農作 楷書燕子箋彈詞
紙本 扇頁
識文:俺雖然不是當年顧愷之,卻元來畫情也有幾分癡。待教您沉魚落雁人千古,爭愛這起鳳騰蛟筆一枝。鏡里闌刪云委地,又早已,無端掠削霧成堆。卻笑他村妝盡喜鸞釵裊;誰似你宮樣長拖燕尾低。臉段兒轉轉輕勻腮勝雪,脖項兒亭亭仰起領如蠐,鼻梁兒款款玉垂隆準直,耳朵兒纖纖月隱半輪虧,抱緊的江波橫入一雙眼,忽漫理山色平分兩道眉。還似那簾下偷來窺客日,還似那窗間畫好對郎時。是怎么面上蓮花一瓣,在抵多少額旁梅萼五更飛。錄燕子箋彈詞。
款識:靜農先生正腕,半農劉復。
鈐印:劉(白)
鑒藏?。红o農所藏(白)
說明:臺靜農上款,委托人得自其家屬。
此劉半農作《燕子箋彈詞》書扇,是二人友情及文學藝術審美的體現。
劉半農與臺靜農不僅是師生,還是同事,長期共事。劉于臺有提攜之恩。臺靜農中學未畢業即到北大國文系旁聽,后轉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國學門勤工儉學。當時,劉半農在北大任國文系教授,兼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導師。后劉半農辭去北大教職赴中法大學任中文系主任時,又將臺靜農引薦到中法大學,授予講師之職。兩年后,劉半農由中法大學轉任輔仁大學時,又將臺靜農帶到輔仁工作,足見二人感情深厚。
劉半農書《燕子箋彈詞》,反映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讀書人對俗文化的關注,以及文學創作,尤其是新詩創作中對彈詞、民歌、方言等的借鑒。劉半農書此扇贈友人,體現了其對俗文學中優秀作品的推崇。新文化運動興起后,學者們將目光聚焦于“俗文學”之上,劉半農作為運動的先驅之一,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工作,幾乎也都是圍繞著“俗”的概念展開,曾將《目蓮記彈詞》殘本收入自己主持編撰的《宋元以來俗字譜》,并帶領李家瑞等人收集整理俗曲,編成《中國俗曲總目稿》。
《燕子箋彈詞》作為書場演出之腳本,在嘉慶間由澹園氏從阮大鋮《燕子箋》傳奇劇本改編而來,且文采斐然,更勝原本。魯迅、郁達夫等均曾關注此彈詞。
LIU BANNONG VERSE IN REGULAR SCRIPT
Ink on paper, fan leaf
Note: Dedicated to Tai Jingnong.
Provenance: The client acquired the lot from the family of Tai Jingnong.
51×18cm
RMB: 250,000-400,000
作者簡介:劉半農(1891~1934),名復,字半農,號曲庵,江蘇江陰人。近現代中國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考古學家和教育家。早年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后旅歐留學,獲法國國家文學博士。1925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1927年任西北科學考察團理事會常務理事,遙控考察團的進程。著有《揚鞭集》《瓦釜集》《半農雜文》等。
鑒藏者簡介:臺靜農(1903~1990),原名傳嚴,字進努,別號孟威,后改名靜農,字伯簡,晚號靜者,室名歇腳齋、龍坡丈室,安徽霍丘人。未名社負責人之一。歷任輔仁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等教授。抗戰后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主任。著名作家。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