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二〇一六秋季拍賣會
預展
12月14日(9:30-20:00)
12月15日(9:30-18:00)
地點:杭州·浙江世界貿(mào)易中心展覽廳(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拍賣
12月16日 至 12月18日
地點:A廳、C廳 浙江世貿(mào)君瀾大飯店 三樓世貿(mào)廳
B廳 浙江世界貿(mào)易中心展覽廳三樓
網(wǎng)上預展
www.joshleepictures.com
媒體下載通道 (網(wǎng)盤)
https://pan.baidu.com/s/1boFJ3In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古今視野
先鋒才情
今年今日為
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八十周年整
暨誕辰一百三十五周年
珍貴手書
謹以為念
▲ 2016西泠秋拍
魯迅(1881~1936)書、周作人(1885~1967)跋 《古小說鉤沉—齊諧記》完整章節(jié)
文稿 四頁兩開 鏡片
約1911年作
識文:齊諧記。齊諧二。
余杭縣有一人,姓沈名縱,其家近山。嘗一夕與父同入山。至三更,忽見一人著披絳綾袍,云是斗山王。書鈔百二十九。
江夏安陸縣,隆安之初,有郭愷兄弟三人,寒天而忽得時行病。后遂大能食,一日食斛余米。家供五年,乃至罄貧。又百四十三。
周客子有女,啖膾不知足,見罛者鲊,復以錢一千求作一飽。又百四十五。
周客子有女啖膾。自至長橋南,見罛者鲊,復以錢求作一飽,乃搗啖魚,食五斛,便大吐之。同上。
麻姑為人啖膾。華本得一大蛇,喚麻姑為膾,別復切魚為膾自食,以蛇膾與麻。
麻已得膾。同上。
吳當陽縣董昭之乘船過錢塘江,江中見一蟻著一短蘆,遑遽垂死,使以繩系蘆著船。船至岸,蟻得出。中夜夢一人,烏衣,來謝云:仆是蟻中王。君有急難,當先見語。歷十余年,時江左所劫盜橫錄,昭之為劫主系余姚獄。昭之自惟蟻王夢,緩急當告,今何處告之。獄囚言:但取兩三蟻著掌中祝之。昭之如其言,暮果夢昔烏衣人云:可急去,入余杭山。天下既亂,赦令不久也。于是便覺。蟻攻圄械已盡,因得出獄,過江投余杭山,遇赦遂得免。初學記二十。
正月半,有神降陳氏之宅,云是蠶室,若能見祭,當令蠶桑百倍。御覽卅。
題跋:右魯迅手寫古小說鉤沉稿貳葉,計其時當在中華民國初年也。鈐?。菏盟接。ò祝?/span>
出版:《現(xiàn)代中文學刊》,2016年03期。
參閱:1.《魯迅全集》第八卷P345-350,魯迅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2.《魯迅<古小說鉤沉>手稿》,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古小說鉤沉》首次出版于《魯迅全集》第八卷1938年版第一版
說明:
此為魯迅《古小說鉤沉》完整章節(jié)“齊諧記”文稿四頁兩開,后有魯迅二弟周作人跋語。魯迅手稿市所罕見,完整篇章之文稿更是鳳毛麟角。此為已知市場中最為重要且篇幅最長的魯迅手稿,對了解魯迅早年治學門徑及周氏兄弟的情誼都有特別意義。
齊治源舊藏,由其家屬友情提供。附天津市藝術博物館開具之退賠清單,及退賠時之原配木盒。另附齊治源手書“查抄經(jīng)過”一文,可謂流傳有緒。鏡片裝裱當在“文革”之前,背面存抄家登記標簽。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退賠 附退賠清單
退賠時之原配木盒
鏡片背面抄家登記標簽
此稿或為《古小說鉤沉 齊諧記》的最早版本,查國家圖書館《古小說鉤沉》手稿不存此篇,殊為可貴。該稿共輯錄《齊諧記》六條,其中一條抄錄類似內(nèi)容二次。與最后出版定稿對比,少了九條;內(nèi)容簡略、偶有重復、尚未輯校、未排列順序,系《鉤沉》較為原始的面目。文稿末有周作人跋,鈐“十堂私印”。周作人取此號時間頗晚,當在1944年前后。
《古小說鉤沉》“用功至勤,搜羅最富”(臺靜農(nóng)語),是魯迅最早、“最為重要”的輯佚著作(鄭振鐸語),“是中國第一部校輯唐代以前小說的總集”(蔣成德語),“是一種墾荒的工作”(林辰語),在此基礎上寫成的《中國小說史略》被認為是“20世紀小說研究領域最富盛名、最有學術價值、最有影響的專著”。
《鉤沉》是魯迅費時最長、最為重視的著作之一,其公布和出版經(jīng)歷頗為傳奇。早在17歲離開紹興到外地求學之前,魯迅即從事輯佚工作。1909年從日本歸國后,魯迅潛心從事《鉤沉》輯校工作,至1912年春完成初稿,當年謀求出版未果。此后,魯迅長期將此稿帶在身邊,隨時校訂,終身未定稿。至1926年,陳源在《晨報副刊》上發(fā)表《致志摩》一文,攻擊魯迅之《中國小說史略》抄襲日人鹽谷溫《支那文學概論講話》,魯迅方在公開場合講述《史略》“六朝小說”部分依據(jù)自己輯錄的十冊稿本。這十冊稿本即為《鉤沉》。同年夏,魯迅夫人許廣平在《關于魯迅及其著作》一書中正式介紹《鉤沉》。后來,魯迅曾先后考慮將此書交付北新書局、廈門大學和鄭振鐸出版,皆未果,以至于《鉤沉》至魯迅去世二年后,即1938年,方第一次出版。但魯迅早在1912年即發(fā)表的《鉤沉》序言當時并未收入,六年后(即1944年)由戴望舒發(fā)現(xiàn),在《古代小說鉤沉校輯之時代和逸序》一文中予以公布。
《鉤沉》又是周氏兄弟情誼的重要見證。在輯校此書時,周氏兄弟志趣相投,周作人曾參與抄錄工作。初稿完成后,魯迅以周作人名號“起孟”名義發(fā)表序言。此事被周氏兄弟的共同好友許壽裳作為魯迅“以利讓弟、以名讓弟”的例子,說明魯迅對周作人的關愛。1923年周氏兄弟失和后,魯迅搬出八道灣,諸多手稿、藏書均未取出,遂為周作人所有。1936年,魯迅去世后,周作人在《宇宙風》上發(fā)表《關于魯迅》一文,首次披露魯迅試圖用周作人名字發(fā)表《鉤沉》的事實,并評價“魯迅在學問藝術上的工作可分為兩部,甲為搜集輯錄校勘研究,乙為創(chuàng)作”,將《鉤沉》列入甲部,指出在魯迅寫出《史略》之后,“其后研究小說史的漸多”,“有后來居上之勢”,“但那些成績似只在后半部”,“若是唐宋以前古逸小說的稽考恐怕還沒有更詳盡的著作”,“這與《古小說鉤沉》的工作是極有關系的”。此文既贊美魯迅“做事全不為名譽”的作風,認為“這是求學問弄藝術的最高的態(tài)度”,復高度肯定魯迅的學術成就。建國后,周作人及其后人曾將部分魯迅手稿捐與公藏機構(gòu),如將《鉤沉》序言捐與紹興魯迅紀念館,對保護魯迅手稿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另一方面,周氏亦將魯迅手稿分贈友人,如香港翻譯家鮑耀明即曾獲贈一頁《鉤沉》手稿。本標的亦當出于類似的情況。此文稿的書寫風格和周作人所作跋,均與周氏贈鮑耀明者類同,同樣是由周作人在上世紀60年代左右所分贈者。
25.5×23cm×2(鏡片:65×23cm)
人 間 小 書
《古小說鉤沉》是伴隨魯迅一生的“人間小書”。
何為“人間”?古小說來源于人間,《古小說鉤沉》見證魯迅的人間,而“齊諧記”手稿則歷經(jīng)冷暖人間。
1966年8月底,天津衛(wèi)生學校的一隊紅衛(wèi)兵來到書法篆刻家齊治源先生家中,抄走了他收藏的四大箱文物,其中有魯迅手稿三頁及周作人題跋一頁,共兩開裱為鏡片。齊治源回家后得知此事,但在當時的亂局中,他連抄家的卡車去向都不敢問。文革結(jié)束十余年后,齊治源終于迎回了自己當年被掠走的珍藏,此時他已年逾七旬。退還清單上編號為2489的“魯迅手稿”,即是齊治源之前所失——《古小說鉤沉》已知最早的“齊諧記”手稿。
齊治源(1916~2001),天津人,書法篆刻家,富收藏,中國書協(xié)會員、天津市書協(xié)理事、天津市文史館館員、天津美協(xié)候補理事。曾師從王襄、舅父王猩酋,得鐘子年、壽石工指點。編有《智園書法聯(lián)語》。
自少年時起,魯迅就開始了對古文的輯錄,那時他既未離開故鄉(xiāng),亦未選擇文學為事業(yè)。魯迅對古小說的愛好,不知覺間影響了弟弟周作人。1902年2月12日,17歲的周作人在日記中寫“夜看《漢魏叢書》內(nèi)《齊諧記》、《搜神記》數(shù)卷”,而同時,魯迅正準備前往日本學醫(yī)。1909年魯迅回國,周氏兄弟協(xié)力完成了《古小說鉤沉》的基礎工作,齊治源所藏的“齊諧記”手稿即作于這一時期。但對于四年的用功,兄弟二人卻似乎都不以為意。1913年魯迅發(fā)表《古小說鉤沉序》時,輕描淡寫地署了周作人的名字,而周作人即使是在與魯迅失和的年份里,也一再堅稱自己并未付出太多。
1909年的魯迅
1912年魯迅在南京接受教育部職務,入秋后心心念念,兩次請周作人將《古小說鉤沉》草稿從紹興寄來。1925年許廣平寫給魯迅的第一封信,開篇自報家門“是每星期翹盼著聽講《小說史略》的,是當你授課時每每忘形地率直地憑其相同的剛決的言語,好發(fā)言的一個小學生”。《小說史略》即出自《古小說鉤沉》所做的功課,魯迅年少時的所愛,促成了其與一生伴侶的相識,這亦是人間難得的因緣。古小說仿佛一條暗河,在魯迅激蕩的生活表面之下,將支流深入到他的人生悲歡中。
魯迅和許廣平
何為“小書”?魯迅在《古小說鉤沉序》中寫道“人間小書,致遠恐泥,然洪筆晚起,此其權與”。精怪神仙之說歷來為君子所弗視,但在魯迅心中自有價值所在。
中國古代小說或為民間流傳、或為取仕所作。以“齊諧記”為例,魯迅輯錄的小說有董昭之乘舟救蟻王,十余年后得到福報;有麻姑與華本兩位貪食者明和暗斗,麻姑最終因食蛇膾嘔血而死;有正月蒸糕是為祭祀蠶神之傳說;亦有余杭縣沈縱父子夜半上山遇斗山王,極短小而雅致的故事。最終出版與齊治源所藏“齊諧記”手稿相較,齊家所藏稿上文字儉省許多,以《太平御覽》、《初學記》為主。魯迅后來所補校文字顯然是以齊家藏稿為基礎。
比較東西方民間小說,故事的母題雖會變化,但其所具有的勸誡、啟發(fā)等功能卻是值得研究的常數(shù)。卡爾維諾在五十年代收集并翻譯意大利民間故事,輯成《意大利童話》,與魯迅的《古小說鉤沉》一樣,這項出于愛好的工作為無數(shù)文學研究提供了材料與條件。魯迅與卡爾維諾的文學創(chuàng)作亦顯然受到了這些古代故事中敘事與觀念的啟發(fā)。魯迅將古小說的輯錄看作是周代采詩官的功課,采詩官為帝王采詩以觀民風,魯迅采古小說則是為觀古人故事,知今人得失。
魯迅和周作人
研究者普遍認為《古小說鉤沉》中的??迸c輯佚極臻極善,幾乎無可挑剔。但在魯迅生前,《古小說鉤沉》只是一項全憑愛好不計名利的獨立研究。周作人在《關于魯迅》中寫道“這是求學問弄藝術的最高的態(tài)度”。
從在紹興、杭州抄書的魯迅,到齊治源與“齊諧記”的重逢,《古小說鉤沉》見證幾重人間離合。初始均衡被破壞、被接受、被修復達到新的均衡,這是古今小說所共有的敘事結(jié)構(gòu)。也正如魯迅一生在鐵屋外吶喊,希望喚醒那些裝睡的人們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