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梅雨霽,暑風和”的時節,西泠印社 2013 年春拍進入了倒計時。然而每年這時候,總會有一兩件“大東西”仿佛掐著截稿的時間點不期而至。果不其然,一幅黃賓虹先生晚年精品《九華山色圖》姍姍來遲。此畫的上款人呂蒙先生的夫人——曾為《青春萬歲》、《紅色娘子軍》等多部電影作曲的黃準女士,雖尚在病榻,卻依然熱情地為我們作證,并口述了此畫的來龍去脈 :“黃賓虹九華山色圖一九五二年晚年之作,送呂蒙同志收藏。長期是掛在呂蒙同志書房,是呂蒙同志的心愛之物。”
黃賓虹(1865 ~1955)九華山色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16.5×38.5cm
說明:呂蒙上款。
附呂蒙夫人黃淮女士與該畫合影照片一幀。
附呂蒙夫人黃淮女士對本拍品所作證明書:“黃賓虹 《九華山色圖》一九五二年晚年之作,送呂蒙同志收藏。長期懸掛在呂蒙同志書房,是呂蒙同志的心愛之物。”
1900 年,黃賓虹由新安經青陽,首次登覽九華山。他在《九華山紀游》題畫中寫道 :“時值初夏,山花放馥,林鳥喚雛,游目騁懷,處處引人入勝。對觀山容,潦草圖數十紙,雖有記述,不能詳盡。”可見,面對這座佛教名山,他激情難抑,一次次引起創作沖動。從此,黃賓虹對九華山便依依難舍,多次重游,所到之處,無不墨翰飄香,如《九華山東崖》、《游九華山》、《九華拜經臺》等等。歲月蹉跎,人世滄桑,但九華山始終是大師心中最美好的意象。他曾在題畫詩中這樣回憶道 :“曩登陵陽九子山,坐拜經臺,為山靈寫照,如昨日事,而滄桑變易,人事卒卒,不獲重游,今倏十稔。偶檢舊稿,因志數言。”在贈呂蒙先生這幅《九華山色圖》時,大師已 89 歲高齡。“江行望九華山色,舊游三姑五老諸峰歷歷在目。”憑著他對九華山的鮮活記憶,畫出了這幅珍貴的作品。當時由賴少其引見,呂蒙認識了黃賓虹,并贈送了此幅,因未落款,當時就在呂蒙的家中用水筆題了上款,這水筆的一揮而就,反倒成為此畫獨一無二的特質之一。是時,黃準女士亦在場,她在病榻上回憶說,呂蒙先生去世后其他藏品都捐了,唯有此幀山水是呂蒙心愛之物,一直珍藏至今。
更有意味的是,1952 年時正值黃賓虹的白內障眼疾發作,右目幾乎失明,左目視物影影綽綽。然而高齡的賓老并沒有罷筆,作畫猶孜孜不倦。反倒是在他視力最差的幾年里,作品最多、最富魅力。展卷此軸,其濃重黝黑、興會淋漓、亂而不亂的繪畫風格,在歪歪斜斜、時見缺落的狼藉筆墨之中,顯得尤為奇妙。那云、那山、那松、古剎、絕澗,一切細瑾修飾、脂粉涂澤、矯揉造作都消形匿跡在看似混沌、卻筆筆分明的點線之中,所有“參差離合、大小邪正、肥瘦短長、俯仰斷續、齊而不齊一齊奔赴殘墨禿筆之下。他晚年本就喜畫夜山,眼疾豈不就是天降一座“夜山”于其?從而身體的痛楚反成了神明的良賜,為其“渾厚華滋”的藝術境界之追求覓得了“頓悟”途徑,當然成就這種“頓悟”的,則是他的內在視力——即數十年寒暑筆墨的苦功為根底。
黃賓虹曾說過,他的作品要 50 年后才能為時人所理解。我甚至能想象到賓老說此話時那種平淡如清風的笑意。的確,其超前的審美意識幾乎比中國山水畫界早了半個世紀。他 40 年代后期和 50 年代早期的作品,中國山水畫界要到 80 年代和 90 年代才能接受和理解。他不僅超越了那些仍然沉浸在明清傳統中的保守型山水畫家,甚至超越了 50 年代李可染、張仃等新中國寫生派山水畫家。李、張所領導的中國山水畫革新運動的結合點是西方古典的寫實主義——而這是一個被黃賓虹超越了的結合點。新中國的新山水畫在為新時代的新語境尋找山水畫的突破口時,必然從題材和意境入手解決山水畫“畫什么”的問題。對于黃賓虹來說,“畫什么”的問題是一個典型的古典主義的命題,“怎么畫”才是繪畫的本體論命題,因為只有在“怎么畫”的探討和實踐中,才能表達他孜孜以求的“內美”,才能完成“渾厚華滋”的美學抱負。當然,在那個年代他也是有知音的,例如學貫中西的傅雷,又如請賓老到杭州教學的潘天壽,呂蒙自當也是其中之一吧。呂蒙早年學西畫,后雖創作以革命題材為主,但是他的藝術語言以版畫、尤其是以木刻為主,較其他國畫家們更能感悟到印象的、抽象的現代主義的藝術魅力。或許正是如此,賓老的這幅《九華山色圖》一直被掛在呂蒙的書房,像一盞啟明燈照耀著這位畫學后輩的藝術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