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創新似乎是各個藝術門類都無法回避的話題,而對玉雕而言,創新的步伐似乎與工具有著更緊密的聯系。在漢唐之前的很長一段歷史中,玉更多的是作為禮器而存在,是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征,究其原因,除了當時文化思想方面的因素之外,開采與加工的難度恐怕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原因,因為當時還不存在資源緊缺方面的因素,開采與加工的過程中所耗費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玉器的價值。以經濟學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玉雕的價值必然是遠遠高于當時絕大部分商品的。宋元以下,特別是明清時代,技術的進步使得玉雕達到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玉雕作品,在技術難度與精細程度上已經大大超越了前代,玉雕的的各種技法已趨于完備,而加工過程中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大大降低,玉器已經成為可供玩賞之物,數量也隨之增多,傳世的玉器,大多集中于這一時期。但此時的琢玉工具還是以水凳為主,大的技術革命還未到來。
拋去文人好古的心態和作品中藴含的歷史及人文因素,單就作品本身而言,無論玉質或者技法,當代玉雕比之古代是有了很大進步的。玉雕的鼎盛時期在當代這一觀點是站得住腳的,究其原因,便是因為科技發展所帶動的開采和加工工具的變革,而只有工具不再成為一個行業的桎梏的時候,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們才能從技術的苦海中脫離出來,而在作品中注入更多的思想的東西,這已經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而是實現了從工藝品向藝術品的巨大跨越。
趙顯志 白玉印一組
近年來總有一種看法,認為機器所帶來的工藝的提高削弱了玉雕的純手工性,從而削弱了玉雕的藝術價值,這是一種誤解。電動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玉雕行業的勞動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使更精細的作品的出現成為可能,但一件作品的藝術性并不是由創作過程中使用甚么樣的工具而決定的,如果玉雕機器先進到可以進行大規模批量生產的程度,那他的藝術性自然是無從談起,但現階段我們的玉雕工具從本質上來說只是動力的改變,創作過程中人的因素并未因為電力的介入而有大幅度的減少,甚至因此使得藝術家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意境的提升和思想的表達上,并且開始更多的吸取繪畫,書法,竹雕,木刻等等其它藝術門類的精華,從這一點上看,玉雕作品的藝術性不僅沒有被削弱而是提升了,而對兄弟藝術門類的借鑒和對傳統題材的進一步的詮釋使得當代玉雕煥發出了全新的風貌。
印章藝術是中國最古老的藝術門類之一,在古代,玉印是一切印章材質中級別最高的。而因材質所限,玉質印章鈕首的雕刻曾長期處于低潮,而此次趙顯志的一組玉印作品讓我們看到了玉印鈕首創作的廣闊前景。這一組共七方玉印將玉雕與石印鈕首雕刻相結合,因材施藝,圓雕,透雕,薄意等手法運用嫻熟,精致文雅兼備,實是文房中佳品。
宋鳴放 朝冠爐 白玉擺件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高135mm 875.4g
獲獎:2011年中國玉石雕刻“天工獎”銀獎
宋鳴放為“爐瓶七君子”之一,爐瓶件是對玉料及工藝要求都極高的一個門類,全以造型線條取勝,容不得絲毫馬虎。他的一件《朝冠爐》料整器大,莊重典雅,爐作三足,爐身光素,僅飾以弦紋,雙耳線條優美流暢,爐蓋以龍鈕,威勢內斂,可稱是爐瓶中重器。
蔣宏利 許由洗耳 白玉山子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83×63×38 mm 267.5g
在歷代玉雕作品中,人對象為一大宗,而以人物故事為主的卻并不多見,因為在一個靜止而尺寸相對較小的范圍內,表現故事情節卻實屬不易。此次秋拍中幾件以人物故事為題的作品可稱個中翹楚。洗耳,典出漢蔡巨《琴操·河間雜歌·箕山州》:許由“以清節聞于堯。堯大其志,乃造使以符璽撣為天子…許由以使者言為不善,乃臨河洗耳?!畧苑角绎嬇?,聞其言而去,恥飲于下流?!?后有“牽牛不飲洗耳水”之句,以頌隱士之德。蔣宏利這件《許由洗耳》白玉擺件正是以此為題,作云山溪岸之間,許由臨流洗耳,樊堅牽牛不飲,掉頭而去。技法用深浮雕,刻畫細致,人物神態宛然,留皮做危巖紅葉,更顯玉質之白潤。
瞿利軍 伯牙移情 白玉插牌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205×105×20 mm 1336g
“伯牙移情”,見于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 水仙操》,說的是俞伯牙學琴,移天地之情而入琴,終成天下妙手。此成語雖非常用,而移情卻是中國傳統藝術以致文學學習過程中師造化的重要手段。瞿利軍此件《伯牙移情》白玉插牌形制碩大,玉質細潤,正面為大片金皮,作者借皮色及玉料原型,作危巖曲水,茅屋流云。伯牙端坐撫琴,其師成連立而傾聽。背面有長松千尺,梅花鹿回首佇立,似聽琴聲。此牌整體規整,層次清晰,結構簡潔明朗,皮色艷麗,題材文雅,立意深刻,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因東坡先生《赤壁》二賦,千年而下,赤壁夜游成為不朽的命題。無論繪畫或者竹木牙雕中,不時能看到蘇髯翁,黃魯直和佛印和尚三人的身影。顧永俊《夜游赤壁》擺件正是以此為題,用一件和田紅皮籽料,留皮巧做,借玉料之皮色形狀作近景坡石,然后層層推進以致崖樹,溪岸,小舟,江面,遠山,層次清晰,結構絲絲入扣,非對中國山水畫下過大工夫不能如此。
程 磊 姑蘇圖 白玉套牌
材質:俄玉籽料
尺寸:73×33×12 mm 73×33×12 mm 73×33×13 mm 73×33×12 mm
重量: 56.7g 54.1g 56.9g 56.9g
獲獎:2010年中國玉石雕刻“天工獎”銀獎
出版:《2010年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典藏集》P60 地質出版社 2011
古城姑蘇,以山川秀美,園林典雅而名聞天下,歷代有《姑蘇繁華圖》描繪姑蘇美景,而以玉牌形式表現一城風貌,而能不流于描摹俗套,想來真不知從何下手。而程磊的這套《姑蘇圖》套牌初見真有眼前一亮之感。作者純以意象取勝,以園林中花窗為背景,而剪取春日玉蘭,夏之雙雀,秋風黃葉及冬日雪里紅梅,不僅以精雅奪姑蘇魂魄,更能納四時變幻于方寸,已不僅僅是巧思二字可以簡單概括的了。
張慶強以青花料所治之山水件而飲譽業內,其作大巧若拙,以青花玉料作水墨山水,而以 “調色”之法,以玉料固有之色,以人力調之,既成之后,一無斧鑿痕跡,絕類天成,令人嘆服。此件《有朋自遠方來》青花插牌以黑處為山石林屋,以白處作云水無際,而正反玉料的互透使畫面有一種水墨渲染的感覺,從而產生畫面的縱深感與霧氣氤氳的空間感,令人不得不感嘆對玉料的絕佳控制力。
(左)翟倚衛 蘭馨滿園 白玉牌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120×58×12mm 213g
(中)張慶強 有朋自遠方來 青花玉插牌
材質:新疆青花籽料
尺寸:帶座高245mm 146×58×8 mm 148g
(右)劉忠榮 天香 白玉插牌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帶座高188mm 107×68×10 mm 158.8g
劉忠榮《天香》橢圓形白玉大插牌,取花卉題材,飽滿清秀,正面作全景牡丹一株,花繁葉茂,富貴堂皇。牡丹為常見題材,但極難工,因其本以富貴勝,稍一不慎則無富貴氣而露艷俗之態,如世家貴婦,美艷雍容而不帶一絲妖媚。此作繁花似錦,雍容大氣,花瓣結構繁復清晰,幾達工藝極致。借糖色為坡石,生動自然。背以山水紋配以行書《清平調》,清麗動人。
翟倚衛《蘭馨滿園》白玉大牌則是以作者擅長的人物為題,玉色瑩潤,質地細膩。正面雕執扇仕女圖。仕女漫步閑庭,半壁白墻,幾根勁竹,一枝紅杏,傳統國畫之精韻躍然于脂玉之上,觀之令人怦然心動。背面則陽刻七言小對,語境與畫境相生,既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又充滿傳統文化的氣息,實為不可多得的佳作。
山水牌應當說是玉牌中較常見也是較不易作的題材,因其形制所限,方寸之間,樹石云水,亭臺人物,繁簡取舍之間,頗能考驗作者功力。此作玉質細潤,樹石遠山,亭臺人物,一一畢現。背面陰刻行書唐詩,書法勁挺流暢,整體文質彬彬,可稱是山水牌中佳作。
玉牌創作是蘇然長項,其作既有北派玉工的雄渾大氣,又有著女性獨有的細致溫婉,風格鮮明,所治之作皆孜孜以求文人雅格,喜用饕餮紋作底或邊飾,上鐫或篆或隸或行草,自成清秀或莊嚴一路,于百家之中獨樹一幟,大為識者所宗。此件《神器》牌型碩大,形制寬博,玉質上佳,一面刻饕餮紋,心鐫篆書“神器”二字,兩者頗合內涵;背書《論語》句以陽刻呈出,套陽線細邊框,外圍饕餮簡紋。通體端重,謹嚴十分,如君子威儀,正立四方。
葛洪《天龍地虎》和田籽料龍虎紋白玉牌,造型簡潔明朗,玉質細潤,正面留大片灑金皮,留皮作龍虎紋,出自古玉紋飾及漢代虎紋瓦當,作者刪繁就簡,巧妙融合,并融入天地陰陽之意象,將方寸玉牌作出宏大氣象,鏤空設計更給作品增加幾分空靈。張曉玲的《振振其羽》鳳紋牌圓潤靈秀,以丹鳳朝陽為題,用淺浮雕技法,鳳紋溫婉中不乏豪氣。牌頭用變形雙鳳紋,婉轉靈動,與牌身相得益彰。
楊曦作品以輕靈見長,而這件以馬為題的《神駿》掛件則透出幾分悍勇之氣。圓環之內,作者用圓雕和透雕手法雕琢一匹身軀矯健的戰馬,利用簡練的線條勾勒出馬鞍等配飾,簡潔寫意,將戰馬整裝待戰的氣勢表現地淋漓盡致,大有盛唐氣象,極富藝術感染力。吳德升為海派大家,所作人物豐肌秀骨,清麗可人。這件《隔墻花影動》把件乃是其春宮題材精品。春宮題材,歷代有之,而頗不易得佳作,因此題材不可莊,不可諧,不可雅,亦不可俗,只在情濃處一點,分寸極難把握。而這件作品依籽料之形,留皮巧做,人物體態生動入微,佳人玉體依人,嬌羞無限,而不涉絲毫淫邪,可稱妙品。
(左)侯曉峰 大樂任逍遙 白玉把件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65×56×36 mm 174g
(中)倪偉濱 觀音 白玉擺件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9.5×6.2×2.6 mm 200.3g
(右)吳灶發 連年有余 白玉把件
材質: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58×54×26 mm 123.1g
佛教題材永遠是玉雕藝術無法回避的創作主題。尤其觀音,普度眾生,積德行善,為行家藏家所重視。這件倪偉濱創作的《觀音》隨形擺件,玉質細密、清潤,觀音開相莊嚴,跏趺坐蓮花臺,衣飾飄逸流暢,背面精工蓮葉,以簡為尚。觀音慈悲之心大顯于外,頗可尊重。而佛教中另一為人喜聞樂見的則是開口便笑的彌勒,侯曉峰這件《大樂任逍遙》擺件用上等和田籽料作彌勒像一尊,雙耳垂輪,喜逐顏開,而以一布袋形為底座,故知看破,放下,方能逍遙物外,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