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是我國傳統的“文房四寶”之一,與筆、墨、紙均為書寫工具,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硯因取材、色澤及神工妙手雕琢而顯其獨特內涵。古人曰“取一佳硯,勝于拱璧”,文人雅士對硯之情有獨鐘,由此可見矣!
本屆歷代名硯專場,集明清民國佳硯80余方,有端、歙、澄泥、磚、瓷、瑪瑙等多種。而以銘文、形制、雕刻、紋樣、年代論,則文質相兼,精品紛呈,賞玩之間,諸美畢集。本屆拍品一大亮點之一,是著錄于民國時期出版的《沈氏硯林》的吳昌碩銘、沈石友銘的“石破天驚”端硯。
吳昌碩銘、沈石友銘石破天驚端硯
出版:《沈氏硯林》P164-165,民國時期出版物。
說明:橋本關雪舊藏。 19×12.5×3.3cm
此硯為抄手長方順池式,質地細膩溫潤,池額三邊雕博古紋,形體敦厚穩重。因硯池有小裂紋,沈石友借題發揮在硯之右側銘曰“石破天驚,我以詩鳴,石友”。吳昌碩在硯之左側銘書曰“如玉有璺,無傷翰墨,金甌猶缺,何況石。石友屬銘,乙卯春暮,吳昌碩。”因此硯兩角微凹,故有“金甌猶缺”之說。此銘遒勁凝練,縱橫奇崛,雖方寸之地,卻具千丈之勢,抗鼎之力。時年昌碩先生72歲,正為其精力充沛的藝術高峰期。《沈氏硯林》著錄之硯,向為藏家競相爭藏之名品,如此佳硯,將入何君之手?
近年來,古磚瓦硯,備受藏家關注,價格日益攀升,月前有陸心源《千甓亭古磚圖釋》著錄的張廷濟銘晉元康磚硯,競拍至上百萬人民幣。本屆名硯專場有磚瓦硯10方,其中有7方為著名篆刻家、竹刻家、紫砂器刻名家沈覺初先生舊藏。覺初先生所藏古磚硯均為百里挑一的精品,形制、品相、年號、文字均作全盤審視。如“大通”為梁武帝蕭衍的第三個年號,共計二年余,此年號之磚硯就稀如鳳毛了。覺初先生得之又請唐云先生在蓋上作畫,名畫、佳銘相得益彰。陸增祥(1816~1882),字魁仲,號星農,陸心源子,為道光三十年狀元。性好金石文字,其百磚硯齋、八瓊室所藏磚硯,均為名品。“陸增祥銘魏景元張氏磚硯”磚文古質奇趣,新體異意,極具特色。楠木天地蓋,精致高雅,陸氏銘曰“魏景元張氏磚,第四百十三研,八瓊室陸氏藏。”允為磚硯中之奇品。
陸增祥銘魏景元張氏磚硯
說明:沈覺初舊藏,由其家屬提供。
19.5×15.4×4.2cm
流傳有序的名硯,歷來廣受藏家關注厚愛,著名畫家吳子深弟吳似蘭舊藏,由賀天健家屬提供的端硯5方,品味具高,歷經桂馥、張廷濟、王澍、梁同書、黃任等名家遞藏,尤具文人氣息。如“桂馥、張廷濟銘玉兔端硯”,老坑端石,細潔腴潤,硯之高眼處,雕者因材施藝,巧作玉兔之眼。桂馥銘曰“菊道士、白毫子,狡兔三窟一石處,吾叱縛羊奴力強驅使,有兔有兔墨食千年,草莽云煙起。桂馥。”而張廷濟在銘文中稱此硯曰“審端質蒼渾腴潤,百一覯品也。”此硯之珍由此可見。
清 桂馥、張廷濟銘玉兔端硯
說明:吳似蘭舊藏,由賀天健家屬提供。
18.3×12.3×2.7cm
徐世章為收藏大家,他慧眼獨具,所藏頗豐。尤精于硯臺和古玉,數量之多、門類之全、質量之精、品位之高,均享有盛譽。本屆拍品中,“徐世章藏仿青銅器三足人面端硯”,為其鐘愛之物,古拙小巧,案頭玩物,徐氏銘曰“此硯制作能仿三代古銅器花紋,三足以人面為之,宋硯如此類作法,當是內府用品,非人間之物,余得之喜不自勝,略題數語以記之。丙子春三月既望,濠園居士識。”由此可窺見徐氏賞硯情愫。
宋 徐世章藏仿青銅器三足人面端石硯
出版:《文房清玩》P2,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8.5×7×2.2cm
無錫秦氏為著名收藏家,所藏金石碑版、名人字畫享譽藝壇。如孤本宋拓北魏《張黑女墓志》、宋拓周宣王《石鼓文》、宋拓秦李斯《泰山刻石》等,均為傳世名品。本屆拍品有其后裔提供秦祖永舊藏“琴紋端硯”,硯石巨大,硯質細潤,硯面巧作五弦琴,使用者蘸墨時,見琴若聞琴聲,何其雅也,何其樂也,允為匠心獨具的硯中逸品。另一方秦氏舊藏佳硯,為平板歙硯,質地堅密細潤,形制樸素大方。銘曰“與墨為入,玉靈之石,與水為出,陰鑒之液,懿矣茲石,君子之側,匪以玩物,惟以觀德。”君子之德,深藏若虛,正如此硯“潛德幽光,堅實溫潤”是也。
硯石向以端石為貴,水巖大西洞,石堅而柔,撫摩如嬰兒肌膚。本屆拍品中,“祁宇、曾燠、黃培芳銘大西洞云紋端硯”硯色天青,魚腦凍、青花、胭脂暈均全,配紫檀木嵌玉、嵌銀絲盒,愈顯其珍,正如銘中所譽“渾然璧合儀堪象,日月精華萃此中。”“徐枋、張燕昌銘天然端硯”,張燕昌隸書銘曰:“一片天真,外樸內淳,山齋良伴,助爾清吟。金粟山人燕昌銘。”脫漆盒蓋上徐枋隸書作銘曰“夢梅花館書畫研。壬午秋日,枋。”內外俱佳,可稱合璧也。此外,“清•朱宗恂銘赤壁夜游端硯”,隨形巧作赤壁夜游圖,兩岸峭壁,浮云伴月,東坡先生泛舟夜游赤壁,意境佳絕。“李松甫藏、吳云銘、王云刻五色瓜形硯”,小巧靈秀,雅趣可人。
陸儼少銘、白書章、劉碩識刻、李鐵民制、李研吾自用夔龍紋長方端硯
22.7×18.8×3.6cm
硯之銘記最可賞讀,文人雅士每獲佳硯,常而雕而琢,賜以嘉銘,以傳后世。本屆硯之拍品,亦頗多佳銘,如“陸儼少銘、白書章、劉碩識刻、李鐵民制、李研吾自用夔龍紋長方端硯”,書畫大家陸儼少為李研吾書毛主席詩一首,書法雋秀,行云流水,由玩家白書章刻成。硯蓋録田家英銘文,劉碩識刻。文曰“守其白,辨其黑,潔如玉,堅若鐵,馬列之徒,其如斯耶。”文取老子,賦以新意,讀來朗朗上口。此硯集美石、佳工、名人于一身,頗為難得。“沈宗騫銘、胡蔚自用龍鳳端硯”,文曰:“嫩蕉葉,抽紅芽,拂鳴鳩,走龍蛇,試作畫,開心花。芥舟。”沈宗騫號芥舟,善畫山水,人物傳神,無不精妙,故其撰硯銘,詩中有畫,尤其畫趣。另有漢•白虎蓋三足砂石硯,圓形三足磨硯,白螭虎硯蓋,雕工古拙,虎造型大氣,四爪著地,威武生風,矯健有力,頗具漢室威嚴。配有研墨器一件、漢墨一錠、墨丸一百二十六粒及泥封青銅一件。漢人用硯研墨時,需有一小塊小研石輔助研墨,故漢硯或硯板多伴有硯石、墨丸一類器物,是漢代的硯與六朝之后最大的不同。漢硯保存至今,多數不完整,如此之完整,大氣渾然,極為難得,實為鑒藏家可珍可寶之物。
漢 白虎蓋三足砂石硯(附漢墨1錠,墨丸126顆,青銅泥封1件,小研石1件)
硯身直徑:16.3cm 髙:6cm 硯蓋髙:15cm
硯之生成最初是為實用,在當今計算機訊息化時代,賞硯者依然眾多,硯之魅力,正如古人所銘“其堅實可愛,置幾案間如厚重君子。持堅守白,不磷不淄。”由此可充分相信,千百年來中國人的賞硯本性,是與生俱來的。而本公司為賞硯者之服務也一定是既真亦誠與時俱進的。